分享到
微博 腾讯 空间

低头族 谨防“手机抑郁症”

2016-06-09 15:04来源:未知编辑:姚梦雪

现今社会,随着“手机依存症”的普遍化,对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生活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也都日益严重。更有甚者,对于身心都有很大影响。

一空下来就拿出手机,滑动解锁,手机一离开视线范围就焦躁不安。这不正是患上了“手机依存症”吗?现今社会,随着“手机依存症”的普遍化,对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生活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也都日益严重。更有甚者,对于身心都有很大影响。

 

最近,出现了不少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而感到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失眠、焦躁等类似于抑郁症的症状的人。然而,医院精神科所开出的药品对于这种由手机引起的“手机抑郁症”似乎没有实际效果。

日本川井筋系带治疗法治疗中心的川井太郎院长的著书《手机抑郁症》一书,介绍了吃药也不见好的手机抑郁症。

原因:玩手机时的埋头姿势

手机究竟是如何引发类似抑郁症的症状的呢?关键在于脖子。

请想象一下玩手机时的姿势,因为要看着屏幕,所以脸和目光都要保持朝下的状态,这就拉伸了颈椎肌肉。这给脖子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频繁且长时间保持这种俯视的姿势,会导致原本支撑头部的颈椎肌肉疲劳,变得僵硬,久而久之便成了“手机颈”而“手机颈”也被认为是引起“手机抑郁症”的元凶。

症状酷似抑郁症加大诊断难度

颈椎原本就不是笔直的,为了支撑头部,分散头部的重量带来的压力,大致呈现为“S”形。但是“手机颈”的颈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使人更加容易感到肩部和背部等处的酸痛感。

再者,许多调节人体机能的神经都经过颈部,且比较复杂。一旦神经的运作受到阻碍,人体就会出现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失眠等不适症状,并且,身体的不适甚至会引起焦躁不安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虽然症状类似于抑郁症,可遗憾的是,药物对“手机抑郁症”没有效果。因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通过促进脑内神经信息传递物质的活动来起效果的,而“手机抑郁症”的根源在于颈椎肌肉。

设想一下,如果患上了“手机抑郁症”,吃药也不起作用,到处跑医院,配各种药,成了“药罐子”,这样令人悲伤的事情说不定也会出现呢。

预防“手机抑郁症”的对策

那么,又该如何预防它的发生呢?首先最重要的是,控制玩手机的时间。

另外,也可以试着在玩手机时注意一下自己的姿势。如上所述,低头埋首于手机是原因所在,所以,可以试着把手机拿到与视线平齐的地方,尽量采用一种不必低头的姿势。

看了让人有点害怕的“手机抑郁症”的介绍,是否有所感想呢?如果最近感到身心不适的话,要赶在变得严重之前,改变一下和手机的相处方式为好哦。

分享到:

热点资讯 RECOMMEND
分享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09 - nvrenzha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邮箱:onlady@163.com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235号 - 蜀ICP备15034923号-3